随着人工智慧逐渐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各国纷纷加大资源投入以推进相关技术,形成新一轮 AI 军备竞赛。为在全球 AI 市场中取得主导地位,美国政府于 2025 年 1 月宣布,由 OpenAI 与软银(SoftBank)共同主导的「星际之门」(Stargate)人工智慧基础设施计划正式启动。该名称源自 1994 年科幻电影《星际之门》,象征开启 AI 技术新时代的门户。
计划简介
计划预计在未来四年内由私营企业投入高达 5,000 亿美元,在美国境内建设多座超大规模 AI 计算资料中心集群。透过大规模资本与基础建设投入,打造面向未来的 AI 物理基础设施平台,以大幅提升美国在全球人工智慧领域的竞争力,特别是应对来自中国等国的挑战,并为新一代 AI 模型研发提供庞大算力支撑。其目标还包括推动美国再工业化、创造逾十万个就业机会、增强国家安全与提升保护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能力,以及加速通用人工智慧(AGI)研发,推动 AI 在医疗、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应用。
作为 AI 领域史上投资规模最大之一的专案,美国政府已将先进 AI 基础设施列为战略优先事项,总统川普强调,该计划对确保美国在 AI 军备竞赛中取得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并期望人工智慧技术能长期造福人类。
核心参与伙伴
星际之门计划是一项由美国政府支持,结合多方企业与国际资本的人工智慧基础设施专案,由软银集团创办人孙正义(Masayoshi Son)与 OpenAI 执行长 Sam Altman 共同主导。其主要参与者包含 OpenAI、软银、甲骨文(Oracle)、阿布达比主权财富基金(MGX)及其他合作伙伴,分别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云端服务、晶片供应及国际融资等方面提供关键支持,共同推动计划的落实与发展。
OpenAI
OpenAI 为星际之门计划的核心技术提供者与营运负责方,初期承诺投资 190 亿美元并持有 Stargate LLC 40% 股权,其主要职责包括主导人工智慧技术研发,特别是推进 AGI 的发展、负责资料中心的营运与管理。Open AI 将负责提供高效且稳定的 AI 算力支援、并运用其技术专长,整合生成式 AI 与其他尖端技术,全面强化计划的技术竞争力。
软银
软银为星际之门计划的主要财务支持者与战略领导者,持有 Stargate LLC 40% 股权,其主要职责包括负责计划的财务架构与资金筹措。初期承诺投资 190 亿美元、运用其全球投资网络与产业资源,协调国际合作、并由软银执行长孙正义出任董事长,掌握并引导计划的整体战略方向。
Oracle
Oracle 为星际之门计划中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的关键合作伙伴,持有部分股权并在初期投资 70 亿美元。其主要职责包括提供云端运算技术与资料中心建设的专业知识、负责计划中资料中心的硬体与软体整合。Oracle 将在计划中确保高效能运算环境、并与 OpenAI 合作,优化 AI 训练与推理所需的基础设施。
MGX
MGX 为星际之门计划中,国际资本的重要来源,持有部分股权,并于初期投资 70 亿美元。其主要职责包括提供大规模资金支持,以增强计划的财务稳定性。MGX 作为中东地区的投资参与代表方,促进计划的国际化;并协助该计划与中东地区的 AI 生态系统建立联系。
其余合作伙伴
在星际之门计划中,Arm、微软(Microsoft)、辉达(NVIDIA)等科技公司为初期关键技术合作伙伴,共同在晶片供应、云服务及基础设施整合等方面提供支持。
- Arm 负责提供高效能、低功耗的晶片架构设计,并与 NVIDIA 等合作优化 AI 晶片性能与能效
- Microsoft 则提供云端运算技术与 AI 基础设施支持,并透过与贝莱德(BlackRock)等国际投资基金合作,参与总额达 1,000 亿美元的国际融资,同时协助 OpenAI 部署与商业化 AI 模型
- NVIDIA 负责供应计划所需的 AI 晶片,以支援高效能运算(HPC)与 AI 训练,并与合作伙伴共同优化晶片与资料中心的整合
- BlackRock 及其他国际投资基金则提供约 1,000 亿美元的外部融资,增强计划的财务灵活性并吸引更多全球资金参与
计划内容与规模
星际之门计划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初期目标是在美国兴建 10 座超大规模 AI 资料中心。首个基地「Stargate I」已于 2025 年初在德克萨斯州阿比林(Abilene)动工,首波规划在 Abilene 逐步部署 约 64,000 颗 GB200,最快于 2026 年中全面运行,成为 OpenAI 未来模型训练的核心算力中心。
长期规划则预计将园区扩展至最多 20 个地点,目前已在全美物色场址,包括近期关注的俄亥俄州等。整体规模庞大,目标于四年内实现总计约 10 吉瓦(GW)的资料中心算力容量,相当于数十座现代大型资料中心,需超过 200 万颗先进运算晶片支撑。各园区均设计为 HPC 环境,整合云端运算、AI 晶片与低功耗技术,并采用先进冷却系统与可再生能源,以应对庞大能耗需求。
由于设施用电需求极高,美国总统川普在上任首日即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加速电力相关项目的核准流程以确保供应。为推进园区扩张,软银与 OpenAI 正积极与各州政府及基础设施供应商协调,确保土地、电力与建设资源到位,同时探索创新设计方案,例如俄亥俄州的首座资料中心可能采用全新且成本更低的建筑模式,以提升效率并降低建造成本。最终,这些遍布美国的园区将构建前所未见的超级运算网路,为全球 AI 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算力支撑。
各国 AI 投资计划比较
各国 AI 发展计划以美国星际之门投资规模最为庞大,进度亦为各国中最快,德州 Stargate I 已完成部分设施建成与启用,然而仍不可忽视其他国家在 AI 基础设施上的积极布局,例如阿联酋、挪威、中国、法国等,均投入巨额资金并与企业合作,加速推进大型资料中心与算力平台建设,意图在全球 AI 竞赛中取得一席之地。
美国 | 中国 | 法国 | 韩国 | 日本 | |
---|---|---|---|---|---|
计划名称 | 星际之门 | 人工智慧全球治理行动计划 | 人工智慧超级大国计划 | 民官扩大AI投资计划及合作方案 | AI Promotion Act |
策略重点 | 强化AI基础设施 | AI研发、产业应用与大数据整合 | 聚焦基础设施、人才培育及职场AI应用 | AI 基础建设、半导体技术及绿能解决方案 | 半导体与机器人 |
投资规模 (美元) | 5,000 亿 | 无具体金额 2025 年预计投入 840-980 亿 | 约 1,120 亿 | 约 2.19 亿 | 无具体金额 2025 年私人 AI投资预计 9.3 亿 |
最新进展 | 德州 Stargate I 完成部分设施建成与启用 | 推出 82 亿美元国家 AI 产业投资基金 | 预计 2025 年启动首批项目 | 已设立基金及具体计划,2025年内启动投资 | 通过AI Promotion Act计划 |
未来发展时间轴
短期发展
星际之门计划短期内将聚焦于美国本土首批资料中心的建设。德州 Abilene 的 Stargate I 于 2025 年初动工,规划首波部署约 64,000 颗 NVIDIA GB200,园区目标在 2026 年中达成主要启用里程碑,整体电力等级约 1.2 GW,作为迈向最终 10 GW 目标的关键起点,并支援早期 AI 训练与推理;俄亥俄州专案则仍处于收购程序中,计划在完成交易后将原有厂房转型为星际之门的资料中心基地,以扩展全美算力布局并验证多地协同运行模式。
中期目标
中期目标将着重于扩大美国本土建设并深化国际布局,以推动 AI 应用普及与产业影响力提升。美国方面,计划完成 10 座资料中心,总算力达 10 GW,涵盖德州、俄亥俄州及其他潜在地点,每座中心将配备 50 至 100 万片 AI 晶片,创造约 5 万个就业机会,并探索采用可再生能源与小型核反应炉以满足庞大能源需求。
- 国际方面,星际之门阿联酋将扩展至 2 GW,打造中东 AI 核心枢纽;挪威项目将增至 290 MW,支援欧洲主权算力;同时计划与日本、韩国等国洽谈 2 至 3 个新项目,初期容量为 200 至 500 MW。
- 在技术层面,专案将推进 AGI 研发,应用于气候建模与国防领域,并与 NVIDIA、 Arm、 Cisco 合作开发高效能晶片与网路架构。为支撑此规模扩张,计划需筹集约 3,000 亿美元国际资金,并建立透明的监管框架,以应对数据隐私与伦理争议。
长期规划
长期目标是打造覆盖全球的 AI 基础设施网路,巩固美国在人工智慧领域的领导地位并推动深层次的社会变革。计划将建成 20 座资料中心,总投资达 5,000 亿美元,算力规模超过 20 GW,创造逾 10 万个就业机会,带动半导体及整体供应链发展,推进美国再工业化进程。
- 在技术层面,将推动 AGI 取得突破,广泛应用于 mRNA 抗癌疫苗研发、全球能源网格优化及自主化国防系统,并促进教育改革与智慧城市建设。能源方面,结合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并采用先进冷却技术以实现永续发展。
- 国际战略上,计划将应对来自中国与欧洲的竞争,透过与 G7 国家等合作建立全球算力共享平台,进一步增强美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然而,资金短缺、能源供应压力以及美中科技竞争等风险仍需持续监控与管理,以确保专案如期推进并维持在全球 AI 生态中的领导地位。
最新进展与执行状况
在时程规划上,星际之门专案于 2025 年初高调启动时,设定了极具雄心的里程碑:首批 1,000 亿美元资金将于 2025 年内投入,用于兴建多座初始资料中心,整体 10 GW 算力容量预计于四年内分阶段完成,并于 2029 年前实现总额 5,000 亿美元的投资目标。
然而,专案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远超预期。截至 2025 年中,星际之门合资企业尚未敲定任何新的资料中心用地交易,建设进度明显落后于原先蓝图。《华尔街日报》报导指出,主导方 OpenAI 与软银在多项关键合作条款上出现严重分歧,尤其是在资料中心选址策略上意见不合,其中一大争议是是否应优先在软银旗下能源公司提供的场址上大规模兴建园区。
专案在启动仅半年后便被迫大幅调整近期目标:根据 2025 年 7 月消息,团队已将短期重心转向力争在 2025 年底前先于俄亥俄州建成一座小型示范资料中心。这一变化与白宫发布会上描绘的宏大蓝图形成鲜明对比,也使专案前景一度蒙上阴影。
尽管内部整合过程充满挑战,首批资料中心建设仍有所进展。Abilene Stargate I 于 2025 年初正式动工,并于年中完成部分设施建成与启用,开始承担早期 AI 训练与推理工作负载。Oracle 自同年 6 月起陆续交付 NVIDIA GB200 高性能运算晶片与机柜,支援 OpenAI 在该园区展开初期模型训练与推论测试。该资料中心已为当地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未来随着运营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将新增更多高技术职位,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成长。
潜在挑战
内部整合
星际之门计划涉及 OpenAI、软银、Oracle、NVIDIA 等多方合作,但主导方 OpenAI 与软银在多项关键合作条款上出现严重分歧,特别是在资料中心选址策略及 SB Energy 整合方面意见不合。Oracle 执行长萨弗拉·卡茨(Safra Catz)亦公开表示「星际之门尚未正式成型」,进一步凸显内部协调的复杂性与挑战,并直接导致专案进度延迟及投资者信心下滑。2025 年的进展显示,计划正透过高层协商与替代策略来缓解冲突,但长期成功仍仰赖明确协议与有效协调机制。未来须持续关注 OpenAI 与软银的合作走向,以及各国国际项目的执行进度与落实情况。
资金来源
星际之门计划是一项总投资预计高达 5,000 亿美元的 AI 基础设施专案,但初期规划的 1,000 亿美元投资尚未完全到位,OpenAI 与软银仅各承诺 190 亿美元,远低于既定目标。整体 5,000 亿美元资金缺乏明确来源,加上投资者信心不足、高成本压力及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导致计划规模缩减或进度延迟。2025 年的进展显示,专案正逐步转向小规模试点与替代融资策略,但长期资金缺口仍亟待解决,后续仍须关注政府补贴与国际合作进展,以评估计划可行性。
能源需求
星际之门计划面临严峻的能源挑战,每座资料中心需至少 50 MW 电力,首批德州 Abilene 设施预计耗电达 4.5 GW,整体 20 座资料中心合计可能超过 20 GW,对美国电网造成沉重负担。德州电网已因加密货币挖矿等高耗能产业而承压,难以消化新增需求。
同时,OpenAI 与软银在能源供应策略上存在分歧,OpenAI 倾向采用小型模组化核反应炉或混合能源方案以确保稳定供电;软银则推动旗下 SB Energy 的太阳能与储能计划,并因福岛核灾后遗影响对核能态度保守。整体而言,能源需求压力、策略分歧与技术成本成为导致计划延迟与资金压力的主要因素。2025 年计划透过租赁算力及加码绿能投资以缓解短期压力,但长期仍需依赖政府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并需持续关注德州电网协调进展及国际项目的能源方案落地情况。
延伸专案与国际布局
OpenAI
面对软银投资落地延迟,OpenAI 采取多云策略以加速拓展算力来源。2025 年上半年,OpenAI 独立与 Oracle 达成一项价值惊人的云基础设施协议,未来三年每年将支付逾 300 亿美元,租用规模达 4.5 GW 的美国资料中心容量,足以供应约 400 万户美国家庭用电。同时,OpenAI 亦与专业云服务商 CoreWeave 签署约 119 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协议。透过这些安排,OpenAI 所获得的第三方资料中心容量几乎已达到星际之门计划原本承诺的首批 5 GW 规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交易并未涉及软银,显示在算力需求迫切的情况下,OpenAI 正积极透过多元合作确保研发所需基础设施能及时到位。
软银
软银方面亦开始采取行动为专案寻求突破。2025 年 8 月确认将收购鸿海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座工厂,并计划将其转型为星际之门的资料中心基地,以加速专案在美国中西部的落地。据悉,合作模式为土地与厂房由软银全资持有,设备设计与制造则由鸿海与软银各出资一半成立合资公司专责推动。此举不仅促成场地收购交易落地,也意味着星际之门在俄亥俄州的首个官方园区有望正式启动,为此前进展停滞的合资公司注入新动能。
星际之门阿联酋(Stargate UAE)
由于美国本土专案进展缓慢,2025 年 5 月,星际之门计划首个国际专案「Stargate UAE」正式启动,由美国与阿联酋政府共同宣布,并纳入美-阿人工智慧加速伙伴关系框架,象征星际之门理念首次落地美国以外地区。该专案在阿布达比新建的 10 平方英里美阿 AI 园区内建设全球最大 AI 资料中心集群,由阿联酋 G42 公司承建,OpenAI 与 Oracle 负责营运管理,NVIDIA 提供最新 GB200/GB300 晶片系统,初期配备约 50 万片,Cisco 确保网路连接与安全,软银则提供资金与战略支持。初期投资规模为 1 GW 算力,长期目标扩充至 5 GW,首阶段 200 MW集群预计于 2026 年上线,并采用核能、太阳能与天然气混合供电。
该计划旨在将阿联酋打造成中东地区的 AI 核心枢纽,支援政府、医疗、能源等多领域应用,为全国居民提供 ChatGPT-Plus 订阅,并覆盖半径 2,000 英里的全球算力需求,展现由盟国与企业共建 AI 基础设施、共享人工智慧时代红利的跨国联盟模式。
星际之门挪威(Stargate Norway)
OpenAI 于 2025 年 7/31 宣布启动星际之门挪威计划,与挪威工业公司 Aker 及基础设施提供商 Nscale 合作,在挪威纳尔维克(Narvik)建设一座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 AI 资料中心。该专案首阶段投资约 10 亿美元,将提供 230 MW 容量,并计划扩展至 290 MW。技术配置方面,资料中心将部署 10 万片 NVIDIA GPU,结合闭环液冷技术与可再生能源,以支援高效能 AI 运算。此计划旨在为欧洲提供主权算力,满足欧盟《AI 法案》对数据主权的要求,并促进当地 AI 生态系统的发展。
台厂参与供应链机会
星际之门计划作为由美国主导的 AI 基础设施巨型专案,总投资规模高达 5,000 亿美元,涵盖资料中心建设、AI 晶片与伺服器供应等领域,为台湾厂商带来可观商机。台湾在全球 AI 供应链中具备关键地位,特别在半导体、伺服器及重电设备制造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虽然该计划整体进展相对缓慢,但根据最新报导,已有多家台厂透过与 OpenAI、 Oracle、 NVIDIA 及软银等合作伙伴协作,参与供应 AI 伺服器、晶片与相关设备。随着 AI 硬体需求持续激增,台厂有望在未来数年内实现订单的显著成长。
伺服器代工与硬体设备厂
星际之门计划聚焦于高性能资料中心建设,推动 AI 伺服器需求大幅攀升,为台湾伺服器代工(ODM/OEM)厂商带来重大商机。台湾在全球伺服器制造市场居于领先地位,尤其在 AI 伺服器领域,凭借高效的供应链整合与制造能力,已成为该计划的重要合作伙伴。多家台湾伺服器代工厂商透过与计划核心参与者合作,直接或间接供应 AI 伺服器及相关硬体,支援德州、星际之门阿联酋及挪威等多个资料中心项目的建设与运营。
鸿海(2317):为星际之门计划中最核心的 AI 伺服器代工商,负责制造 NVIDIA GB200/GB300 AI 伺服器,并与软银合资在美国成立 AI 伺服器公司,双方各持股 50%,专责 AI 资料中心设备的设计与制造,而土地与建物则由软银全资持有。此举亦被视为鸿海在星际之门计划的重要前置布局,未来鸿海与软银将在 AI 运算中心与设备制造领域全面展开战略联盟。此外,鸿海预计也将承接计划中大部分 AI 伺服器订单,随着 NVIDIA GB200 于 2H25 开始放量出货,公司营运可望显著受惠;同时,随阿联酋项目预计于 2026 年正式上线,订单需求将进一步攀升,为鸿海带来持续增长动能。
广达(2382):为 Oracle 的核心 AI 伺服器 ODM 供应商,负责提供高性能伺服器硬体,并参与星际之门阿联酋项目,供应相关伺服器设备,预计将随 NVIDIA 晶片导入而受益。凭借与甲骨文的长期合作关系,广达已锁定大笔订单,未来有望持续受惠于该专案的建设与扩张。
神达(3706):为 Oracle 的另一重要伺服器协力厂,主要提供 AI 伺服器的组装与硬体支持,支援德州 Abilene 资料中心及星际之门阿联酋项目的运算需求。凭借与 Oracle 的合作关系,神达已成功进入该计划供应链,但相较于鸿海与广达,其承接的订单规模相对较小。
纬创(3231)与纬颖(6669):为星际之门计划的 AI 伺服器 ODM/OEM 供应商,专注于资料中心运算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纬颖作为 NVIDIA 的重要合作伙伴,供应基于 Blackwell 架构的 AI 伺服器,以支援计划中的高密度运算需求;纬创则提供伺服器组件与系统整合服务,参与美国及国际项目的供应链。随着计划国际扩展推进,订单规模有望进一步成长。
除了伺服器代工厂外,台湾其他硬体设备业者亦可望间接受惠,其中包括散热大厂奇𬭎(3017)与电源管理龙头台达电(2308)。虽然目前尚未出现推动技术迭代的明显动力,高阶散热技术也因成本因素暂未看到更大规模的采用,但两者仍可分别受益于 AI 资料中心对高效散热解决方案与稳定电力供应系统的庞大需求,预期将随星际之门计划推进而带动相关订单持续成长。
半导体厂
AI 运算需求激增,将带动高效能 GPU 与 ASIC 的需求上升,进而推升半导体市场需求,尤其是先进制程晶片与封装测试领域。台厂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主要透过 NVIDIA 与软银的供应链切入星际之门计划,支援辉达 Blackwell 晶片的制造与封测,预期将在晶圆代工、先进封装及测试服务等环节持续受惠。
台积电(2330):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龙头,AI 晶片市占率达 100%,负责生产 NVIDIA GB200/GB300 AI 晶片的先进制程。随着 NVIDIA 订单放量,以及星际之门计划推升 AI 晶片的长期需求,公司有望获取稳定且可持续的营收成长,进一步稳固其在高阶制程领域的主导地位。
日月光投控(3711):先进封装服务商,提供 CoWoS 与 InFO 技术以满足 NVIDIA 晶片的封装需求。受惠于 AI 晶片市场扩张与星际之门计划带动的资料中心建设热潮,预计将提升高阶封装产能稼动率,并带来额外的业绩贡献。
京元电子(2449):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 IC 测试厂,专注于半导体封装测试,在 NVIDIA AI GPU FT 服务领域市占率约 70%。随 NVIDIA 订单规模扩大,以及星际之门计划推升 AI 晶片需求,公司高阶测试业务有望进一步成长并带动整体营收上扬。
重电
AI 资料中心耗电量庞大,将推升重电设备需求,以支援德州、星际之门阿联酋及挪威等项目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美国为提升供电稳定性而启动电网汰旧计划,预期将带动变压器、开关设备及配电系统等相关产业的订单成长,进而为台湾重电设备厂商带来额外营运动能与市场机会。
华城(1519):为台湾唯一具备制造 500 kV 级变压器能力的厂商,同时也是东南亚最大高电压变压器生产基地,并成为台湾首家直接取得星际之门计划订单的受益企业。公司已获得德州 Abilene 约 20 亿元的变压器订单,此笔订单在华城去年第四季新增订单中占有相当比重,并推动外销成长。由于华城外销美国的比重最高,受惠于星际之门计划带动的变压器需求,预计将能持续从 AI 算力中心相关商机中获利。
东元(1504):东元为国内家电领导厂商,近年透过并购积极切入重电领域,于美国德州设有生产基地且具美国联邦供应商资格。日前宣布以股份交换的方式与鸿海达成策略联盟,有望因此间接受惠星际之门计划带动的重电设备及相关基础设施需求,进一步扩大在北美市场的业务布局与营收来源。
结论总评
星际之门计划作为史上规模最大的 AI 基础设施专案之一,承载了美国在全球人工智慧竞赛中巩固领导地位的战略目标,其潜在经济与地缘政治影响不容小觑。计划透过私营资本大规模投入,结合 OpenAI、软银、Oracle、NVIDIA 等全球领先企业的技术与资源,旨在于未来四至五年内建成遍布美国与海外的超级运算网路,为 AGI 发展及 AI 大规模应用提供长期且稳定的算力支撑。
然而,从目前的执行情况观察,专案面临的挑战亦相当严峻。内部在场址选择与资源整合上的分歧,导致部分关键设施落地延迟;高额资金筹措、能源供应压力与建设时程控管,也为后续推进增添不确定性。虽然 OpenAI 采取多云合作与海外布局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算力需求压力,但也反映出合资公司在协调与执行层面的瓶颈。
从产业角度来看,计划推动将显著扩大 AI 伺服器、半导体、封装测试及重电设备等领域的需求,为台湾相关供应链带来长期利多。尤其在 NVIDIA Blackwell 架构晶片量产、资料中心高密度运算需求攀升的背景下,台积电、日月光、鸿海、广达、纬颖、华城等企业有望持续受惠。
综合评估,星际之门计划的战略价值与产业影响均极为可观,若核心参与方能化解内部矛盾、落实资金与资源配置,专案有潜力成为推动全球 AI 基础设施升级的标竿案例。然而,短期内仍需密切关注建设进度、资金落实与能源供应等关键变数,因其不仅关系到计划本身成败,也可能影响美国在未来 AI 生态中的领导地位及国际科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