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迅速,尤其在战争中的应用更是备受关注,其高机动性与低成本已改变现代战争的模式。然而,无人机的用途远不止于军事,从物流配送、农业监测到智慧城市建设,无人机正逐步融入日常生活与产业应用。
今天就让 fiisual 小编带大家深入探讨无人机产业的发展现况,并分析台湾无人机概念股的投资机会,有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啦!
无人机是什么?
无人机(UAV)是一种不需要人类直接驾驶的飞行器,可以用遥控、导引或自动驾驶来控制。早期无人机主要用于军事用途,无驾驶员的特性使得无人机非常适合侦查等工作,降低人员伤亡风险。随着商用航太的技术发展,无人机的用途也延伸到民间。民用无人机可以应用于快递运输、农业监测、灾害救援等领域。
带有照相机或摄影机的无人机,常被称为「空拍机」,可以用来拍摄风景、建筑测绘等。近年来,无人机市场快速成长,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不可或缺的科技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能源、农业和救灾等领域。
无人机的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 主要用途 | 优势 |
---|---|---|
物流运输 | 快速运输货物,避免交通阻塞,适用于偏远地区 | 速度快、省人力、可达偏远地区 |
农业植保 | 喷洒农药、监测农作物,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成本 | 节省农药与水资源、作业精准、安全性高 |
安防救援 | 监控巡逻、搜救救援,提升安全性并快速回应突发状况 | 灵活性强、安全性高、适应各种环境 |
地理测绘 | 快速制作地图,适用于城市规划、科研与环境监测 | 高效率、低成本、数据精准 |
网路直播 | 提供高空视角拍摄,提升直播、广告与新闻报导效果 | 视角独特、提升观赏体验、可进行即时直播 |
军事战略 | 侦察监视、战场攻击、电子战支援,提升作战能力 | 无人驾驶降低人员风险、长时间滞空监控、快速打击能力 |
无人机产业概况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Drone Industry Insights ) 的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预计 2025 至 2030 年将达到 546 亿美元,并以年复合成长率(CAGR)14.3%成长。
辉达(Nvidia)CEO 黄仁勋和台积电董事长都曾公开表达对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高度信心。黄仁勋甚至将无人机列为未来最具大规模生产潜力的三种「类机器人」之一。
在军事领域,美国、中国、以色列等国积极投入无人机技术研发,无人机已成为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工具。商业应用方面,亚马逊、UPS 等公司已经开始测试无人机配送。
全球无人机公司
公司名称 | 主要业务 |
---|---|
DJI 大疆创新(中国) | 来自中国深圳的 DJI 是全球无人机市场的领导者,拥有约 70% 的市场份额,产品涵盖消费级、商业级和专业应用,广泛用于航拍、测绘、农业与工业巡检。 |
Skydio(美国) | 美国无人机制造商 Skydio 以其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闻名,专注于高阶商业无人机市场,特别适用于安防、巡检和政府用途。 |
Parrot(法国) | 主要专注于消费级和专业级无人机市场,旗下产品涵盖影像拍摄、测绘和农业应用,并与欧洲军方合作开发战术级无人机。 |
AeroVironment(美国) | 为美国军用与商业无人机的重要供应商,专注于小型侦察无人机和战术无人机系统,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美军与国防领域。 |
Insitu(美国) | 作为波音公司的子公司,Insitu 致力于开发军用与商业无人机,其 ScanEagle 系列无人机在情报、监视与侦察(ISR)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深受军事与政府机构青睐。 |
AI 技术下的无人机产业
Nvidia 对无人机产业展现了极高度的重视,将其视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其中,Nvidia 的 Jetson 平台是 NVIDIA 推出的一系列嵌入式计算平台,专为在边缘设备上部署人工智慧(AI)应用而设计。所谓的边缘运算指的是能够直接在设备上运行 AI 演算及模型,无需仰赖云端联网。这样的特性非常适合套用在无人机上,使得无人机能够有更佳的自主导航及追踪能力,并对环境变化具有更强大的感知力。
台湾无人机概念股
台湾无人机产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受到政府政策支持与全球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2024 年 9 月,经济部成立了「台湾精品无人机海外商业联盟」,以促进台湾无人机产业的国际化。无人机应用范围涵盖军事、物流、农业、监测与安防等领域。以下是台湾主要的无人机概念股:
公司名称 | 主要业务 |
---|---|
雷虎科技(8033) | 雷虎科技是台湾无人机产业的领导厂商,专注于军用及商用无人机开发。其无人机产品已获得国防部订单,并参与国内外军事无人机标案。 |
汉翔(2634) | 汉翔航空工业以传统航太制造为主,但近年来也投入无人机业务,开发无人机反制系统,并与国内外伙伴合作推动无人机产业供应链。 |
中光电(5371) | 中光电的智能机器人部门积极参与无人机研发,并成功获得国防部的军用无人机标案。该公司也持续发展无人机应用于商业与监测领域。 |
长荣航太(2645) | 长荣航太原本专注于飞机维修与制造,但近年来拓展无人机业务,参与政府标案并开发舰载型监侦无人机,成功交付国防单位。 |
亚航(2630) | 亚航与国防产业合作,开发军用无人机与相关系统,并与碳基科技合作,专注于中大型无人机的设计与应用。 |
神通资科(未上市) | 神通资讯专注于资讯安全与智慧监控系统,其技术应用于无人机数据处理、影像分析与飞行监控,为无人机产业提供强大的后端支援。 |
智飞科技(未上市) | 智飞科技是台湾少数专注于无人机全机设计、制造与整合的公司,并已成功获得军方与国内标案订单,展现其技术实力。 |
经纬航太(未上市) | 经纬航太是台湾无人机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专注于无人机研发与生产,并提供农业、环境监测与国防应用的解决方案。该公司致力于推动无人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并与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发创新无人机系统。 |
台湾无人机产业正蓬勃发展,各大企业不仅专注于军用无人机市场,亦积极布局商业与监测应用领域。随着政府政策支持与全球市场需求增长,这些概念股未来具有成长潜力。
投资风险与机会
市场竞争与挑战
全球无人机市场竞争激烈,台湾厂商需面对来自美国、中国等地企业的挑战。此外,技术更新速度快,业者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
全球无人机市场竞争激烈,台湾厂商需面对来自美国、中国等地企业的挑战。例如,中国的 DJI(大疆)已经在消费级与商用无人机市场取得绝对优势,美国的 Skydio、AeroVironment 则在高阶商用与军用市场中持续扩大市占。台湾业者若要进一步突破,需提升品牌价值与技术创新能力。此外,技术更新速度快,无人机市场对于 AI、自主导航、智能识别等技术的依赖日益增加。业者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否则容易在快速变迁的市场中被淘汰。
另一个挑战是法规问题,各国对于无人机的使用限制不同,特别是在军用与商用市场,出口与法规审查可能影响台湾厂商的发展。此外,台湾本地市场规模较小,若无法有效进入国际市场,将限制无人机产业的成长。
未来成长动能
随着 AI、5G 等技术的融合,无人机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例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无人机可用于即时监测交通、建筑测绘、环境监控等。物流业者如亚马逊、UPS 也在测试无人机配送,未来可能推动无人机进入大规模商业应用。
此外,台湾在半导体与 ICT 产业的优势,为无人机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援。台湾厂商可在感测器、影像处理、动力系统等关键零组件核心技术上发挥优势,并与国际品牌合作,提高竞争力。例如,联发科的低功耗晶片可支援无人机导航系统,亚光的高端光学镜头可提升无人机摄影与监测功能。
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成长动能之一。台湾政府持续推动无人机军用与商规标案,并透过补助与产业联盟,帮助企业加速发展。若能进一步深化产业链整合、强化国际合作,台湾无人机产业仍有望在全球市场找到利基,提升竞争力。
小结
虽然台湾目前拥有零组件优势,且在军用商规标案都拿到不错的成果,但放眼全球,以商用无人机来说,仍然还是以中、美等国家品牌为主导。台湾的无人机产业发展仍面临数个挑战,包括市场规模较小、品牌影响力不足,以及国际竞争激烈等问题。不过,台湾拥有强大的半导体与电子制造优势,在关键零组件、感测器、影像处理晶片等领域仍占有一席之地。未来若能透过产业链整合、政府政策支持以及国际合作,台湾仍有机会在无人机市场找到利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