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近期的新闻中可能会经常听到关于「减肥药」的讨论。诺和诺德 (Novo Nordisk) 是一间丹麦的生技制药公司,长期耕耘肥胖及生理代谢领域;美国制药公司礼来 (Eli Lilly and Company, LLY) 过去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上也有所研究。这两间公司先后推出了 GLP-1 相关的减肥药物(原被用于治疗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之后市值便一路攀升,也让生技产业在 AI 爆炸的大时空背景下,占有一席之地。
这篇就要来简单地介绍台湾生技产业的现况,以及未来可能的展望。
生技产业介绍&现况
生物科技简单来说是一个利用生物体或者生物系统来创造各种医疗相关的产品以及技术。这个领域结合了最新科技技术来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并提升人类的健康及医疗服务品质。
对台湾而言,随着人口结构逐渐迈入高年龄社会,老年人口在 2023 年已经达到 2002 年的两倍。除了台湾自身有慢性病治疗以及老年照护所带来的需求提升,也有海外业者持续在台布局,使得生技医疗及医疗器材在台湾成为持续扩张的产业之一。
我们这里先将生技产业初步分为制药、保健(食品科技)、医疗器材等三大类进行更细部的介绍。
生技产业分类
制药

制药是指研发、制造以及销售药品的行业,涵盖了科学研究到药品上市的整个过程。制药产业主要包含原料药、中药、西药制剂、生物制剂及生物相似药,过去国内厂商多以生产西药制剂销售至国外,也有部分公司朝向新药开发,以研发西药制剂中的学名药为主、生物药为辅,近年则因为疫情、老年化、医疗成本上升,让各国对于新药更加重视,投入厂商亦逐渐增加,还衍伸出生物相似药、CDMO(委托开发暨制造服务)等新型态产品及业务出现。
然而新药研发是一个极端「高风险、高报酬」的厂商,除了要通过至少三期的临床外,尚须获得政府监管核准后才能上市,过程可谓耗时又烧钱,部分厂商会在临床实验时就将有潜力的药物授权与国外大厂,以赚取授权金或权利金。相关企业包含合一(4743)、逸达(6576)及美时(1795)等。
保健品(食品科技)

保健食品可以称为营养补充品是经过卫生主管机关审查核准,并标示特定保健功效的食品。保健食品的功效主要包含营养素补充、增强免疫力、改善失眠等多种功效。
疫情后让民众更加意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成为保健食品的商机无限。在 2021 年,台湾保健食品的产值已近千亿,每年的产值也快速成长。虽然台湾拥有多样且受欢迎的保健产品,并具有优秀的技术,但在原料上大部分依赖进口,以上所提到的千亿产值大部分是以内销为主。由于每一家保健食品厂商的成分大同小异,台湾保健食品的获利主要来自于通路及广告,消费者倾向选择具有信赖感及好接触的大品牌为主。
此外,台湾保健食品的产业经常借由消费者需求寻找创新方向以及外销机会。因为近期消费者注重天然、有机成分和无添加的保健品,许多制造商致力于满足这个需求并推出个人化的营养方案。相关企业包含诺贝儿(6844)、杏一(4175)、及大树(6469)。
医疗器材

生技医疗是台湾政府积极推动的六大核心产业之一,而医疗器材是台湾生技医疗产业中产值、出口比例以及成长率最高的子产业。近年来,台湾医材持续创新以符合临床需求,使用 AI、云端运算、行动感测、智慧诊断等其他高科技及创新的医材。
医材依据不同的风险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常见的分级为:
- 第一等级医疗器材(低风险性):棉花棒、纱布、机械式轮椅、医用口罩等
- 第二等级医疗器材(中风险性):血糖机、血压计、体温计、耳温枪等
- 第三等级医疗器材(高风险性):冠状动脉血管支架以及心律调节器等
相关企业包含易威(1799)、优你康(4150)、及奈米医材(6612)。
小结
看完关于生技产业的介绍,不知道大家使否对于生技领域有初步的认识了呢?生技产业相对其他产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各类资讯(研发成功、通过药检、策略性并购获取专利)会有机会大幅地影响公司股价,带来很大的波动性,这也是部分投资人偏好投资生技产业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