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的基本概念
简单来说,股权指的是一家公司的所有权。用白话来说,就是当你今天作为投资人,买入一间公司在外流通的股票,其实也就意味着你成为了这间公司的老板。股权的核心概念就是所有权的份额,公司可以将所有权划分成许多等份,每一份称为一股,让投资者认购。每一位投资人认购的份额也都会有不同:股权拥有的愈多,实际上也意味着对公司的控制权(所有权)愈大。
股票是什么?和股权有什么不同 也许平时我们可能会经常将股票和股权混合交替使用,但实际上两者仍有些许差别。股权指的是所有权,而股票是股权的证明,因此买卖股票实际上也代表着股权(所有权即相关权益)的转移。
更多关于股票的介绍:股票新手必看!股票是什么?投资股票有什么好处?
出资额(资本) | 原本股权结构 | 技术入股后新股权结构 | |
---|---|---|---|
你 | 40万 | 40% | 36% |
朋友 A | 30万 | 30% | 27% |
朋友 B | 20万 | 20% | 18% |
朋友 C | 10万 | 10% | 9% |
饮品开发长 | — | — | 10% |
想像一下,当你和朋友合资开设手摇饮料店时,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租金、设备和原物料等,因此你们决定按照资金投入比例分配股权。例如,若总资本需求为 100 万元,你投资 40 万,占 40% 股权,其他三位朋友则分别持有 30%、20% 和 10% 的股权。如此以来,公司便有了初期的资本 100 万可以运用。
然而,创业过程中可能资金充足却缺乏专业技术。例如,团队对饮品研发经验不足,为确保营运顺利,你们决定寻找市场上的专家,以「技术入股」方式给予 10% 股权,而他无需投入资金。此时,股权分配不再仅依照出资比例,而是改以考量整体技术与价值贡献。
股东的权利
今天当我们持有一间公司的股权时,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些相对应的权利,但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程度的风险和义务。
利润分配权
营利公司原则上以盈利做为目标,因此作为投资人的股东,自然有相对应的利润分配权。当公司在该会计年度有产生利润时,在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投资人有权按照持股比例(出资比例)进行利润分配。
股利政策程序: 投资上市柜公司成为股东后,股利分配一般遵循以下程序:董事会根据前一年度获利情况、当前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计划,拟定股利分配方案,包括现金股利或股票股利。 根据经济部函令,现金股利属于董事会决议事项,因此若公司仅发放现金股利,董事会通过后仅需向股东会报告,无须股东会表决。但若计划发放股票股利,则须提交股东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执行。值得注意的是,股利政策不仅取决于公司获利,还须考量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进行全盘评估。因此,即使公司上一年度获利,也不代表一定会发放股利,而是需依整体经营策略决定。
投票权
在一般情况下,股东有机会可以参与投票,针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决策事项进行表决,例如重大投资、董监事选任,甚至是重大并购或是公司章程变更。在公司没有特殊股权结构的情况下,通常每一单位的股权,可以对应相对应的表决权。
双重股权结构(Dual-class Stock Structure) 双重股权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股权结构,其设计的意义是让股权具有不对等的投票权。在双重股权结构下,不同类型的股票可能拥有不同的表决权重。 以 Google(Alphabet Inc.)为例,该公司有三种类型的股票:Class A 股(GOOGL)、Class B 股 和 Class C 股(GOOG)。其中,Class A 股是向大众发行的普通股,每股拥有 1票表决权;Class C 股 则没有投票权,但在市场上与 Class A 股价格相近。Class B 股 则由创办人和高层持有,每股拥有 10 票表决权,这些股份不在公开市场交易。 这种多重股权结构使创办人和内部人士能够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同时允许公众投资者参与公司的财务成果。
剩余财产请求权
另外,当公司进入清算程序后,股东也具有相对应的剩余财产请求权。当公司还完债权人的所有债务后,若仍有剩余的财产仍未分配,则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权人,便有相对应的财产请求权,可以按照持股比例进行分配。
资讯知情权
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会议记录等文件,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在台湾,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可以随时请求检阅如财务报表、会议议事录等相关文件。
公司法 第 210 条 除证券主管机关另有规定外,董事会应将章程及历届股东会议事录、财务报表备置于本公司,并将股东名簿及公司债存根簿备置于本公司或股务代理机构。 前项章程及簿册,股东及公司之债权人得检具利害关系证明文件,指定范围,随时请求查阅、抄录或复制;其备置于股务代理机构者,公司应令股务代理机构提供。
股份转让权
股东原则上具有转让其持有股份的权利,虽然不同形式的公司对股份转让可能有不同的法定条件。有限公司股东(非董事股东)转让出资额时,须获得股东过半同意;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转让股权相对自由,原则上是自由转让,除非公司章程有另外规定。另外也有像是闭锁性质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限制可能会受限,例如需要其他股东同意,或是限制转让对象等。
股东的风险及义务
有限责任
股东的责任一般来说会随着公司的形式而改变,但由于目前大多数公司会采取有限或股份有限的形式创立,因此一般来说股东的责任义务通常以其投入的资本为限。简单来说,当投资人持有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即便公司发生亏损或倒闭,股东无须额外负担公司的债务,也不需以个人财产进行赔偿,一切的权利义务止于公司(法人),因此才叫做「有限责任」。这种制度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投资风险,确保股东的最大损失仅限于其投入资本,进而提升投资意愿,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投资风险
拥有股权同时意味着,投资人将承担公司经营成败的风险。在公开市场交易的公司股权,各种资讯会迅速反映在股价上,因此若公司营收不佳,或市场出现影响投资意愿的负面因素,股价可能下跌,导致股东蒙受损失。甚至当公司倒闭时,由于股东的财产请求权顺位在债权人之后,因此当公司无力偿还所有债务时,股东的投资便会落于血本无归的情况。
股权的种类
一般来说,按照持有该「股权」后,所生相应的权利和权益的不同,我们可以针对股权有以下的几种常见分类:
普通股(Common Stock)
有时也会被叫做一般股,是最常见的股权类型。持有普通股的股东通常享有表决权,因此他们会收到股东大会的开会通知,通知其参与会议的时间及地点,使其能够在会议中参与表决,促成公司重大决议。普通股和其他股权一样,持有普通股股权即代表具有相对应比例的公司所有权,因此当公司在清算时(结束营业),股通股的持有人具有剩余财产请求权,但顺序排在债权人及优先股股东之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投资人在公开市场上交易的股权就是普通股。
优先股(Preferred Stock)
优先股股权在利润分配(股利)和剩余财产请求权上,皆优先于普通股。因此优先股的持有人可以优先获得固定的股息,并且在公司倒闭的情况下,优先偿还债务后,先于普通股股东请求剩余财产。不过,优先股一般来说在设计上会取消投票权。我们可以把优先股想像成一个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金融商品,虽无法直接的参与公司决议,但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投资报酬(优先分配股息)。
限制股(Restricted Stock)
公司在一些情况下,会授予员工和高阶管理人股份,可能是用以奖励特定目标的达成(例如绩效),或是在特殊情况下作为薪酬的替代方式(例如新创公司可能授予部分股权作为劳务报酬)。常见的限制如服务年限、绩效目标、市场条件或是单纯限制禁售期间等。
小结
股权是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基础,也是企业家、投资人和股东之间权益分配的基础。了解股权的定义、内容、结构及规划方法,不仅有助于企业主合理设计股权结构以保持控制权和吸引投资,也能帮助投资者评估投资风险和潜在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