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财报小学堂:损益表 中介绍了公司的营收和最终获利之间的关联,以及成本和费用之间的差异,接续着获利的主题,我们要继续带大家了解什么是每股盈余(EPS),以及 EPS 在投资上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每股盈余 EPS 是什么
每股盈余(EPS, Earnings Per Share),经常被用来衡量公司的获利能力,直接的意义就是「公司每一股可以赚到多少获利」。
每股盈余的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将原本总获利的衡量面向改为单位股数带来的获利,这样可以让投资人更有机会将不同规模的公司进行比较。
举例来说,当A公司和B公司具有规模上的极大差异,他们的总获利可能也在不同的量级,单纯比较获利数字相对较没有参考性。A公司成立时间长,发行股数较多(股本大),也有着更大的税后盈余;B公司成立时间短,发行股数和盈余都相对A公司低。
A公司 | B公司 | |
---|---|---|
税后盈余 | 1000 万 | 50 万 |
股数 | 1000 万股 | 10 万股 |
每股税后盈余 | 1 | 5 |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A公司的税后盈余远在B公司之上,但因为A公司的股本相对庞大,因此除以股数后得到的单位股数获利就反而低于B公司了。因此,每股盈余相对纯盈余数字,更能让投资人比较参考产业间各公司的获利能力。一般来说,每股盈余愈高也意味着投资人投资一单位股数,能够换取会计上相对更高的获利。
EPS 怎么计算
EPS 的基本公式
每股盈余在考量不同情况时,可能会有着不同的计算方式,但公式的逻辑相同,都是以「利润」除以「股数」为原则。
最基本每股盈余公式如下: EPS = 税后净利(Net Income)÷在外流通普通股股数(Outstanding Shares)
若我们把分子、分母拆开来看,税后净利即是把公司当年度赚到的收入(Revenue) 扣除掉各种成本、费用以及税金后得到的「利润」;而在外流通普通股股数则代表了市场上真正被自由交易和流动的股数,排除股数中买回并尚未移转或注销的库藏股,以及子公司或受限制者持有的股份,只包含公司当年度所有已发行且能够自由交易的「股票数量」,而这也是投资人最常用、最简洁的公式。
然而,我们计算每股盈余通常考虑的都是市场上可自由流通的「普通股」股东利益,而在外流通股数可能随公司政策有所变动,为了得出更加精确的数值,各大公司财务报表所使用的公式如下:
EPS=(税后净利-特别股股利)÷加权平均普通股在外流通股数
特别股不计入普通股计算,却具有优先分配股利的权利,因此我们必须将其扣除,才能得出普通股股东能享有的权益。同时,公司可能在该会计年度期间实施发行新股、增减资、库藏股等措施,进而影响流通股数,我们在计算流通股数时必须考量到这些数量上的增减并取得「加权平均」才足够精准。
关于普通股和特别股的比较,可以参考我们的股票新手必看!茫茫股海该如何下手:股票五种分类把
举例来说,A 公司年初 1/1 有 10,000 股「在外流通普通股」,并于 3/30 (经过 3 个月) 增资了 1,500 股,又于 9/30 (又经过 6 个月) 办理库藏股买回 500 股。若A公司的税后净利为 120,000 元,特别股股利为 10,000 元。
- 年底 12/31 A 公司的「加权平均普通股在外流通股数」为 11,000 股。[10000x3/12 + (10000+1500)x6/12 + (10000+1500-500)x3/12 = 11,000]
- 每股盈余为 $10。 [(120,000-10,000)/ 11,000= 10]
在了解完每股盈余(EPS)的定义以及对于投资人而言具有什么意义,以及实务上 EPS 是如何被计算出来后,我们先来看看实务上的简单例子。
亚马逊财报中的EPS
以下是来自亚马逊的财报范例:
亚马逊 (AMZN) 在 2018 至 2020 年间,加权平均流通股数的变化不大,由 2018 年的 4.87 亿股 提升自 5 亿股,但由于 2020 年正是新冠病毒 COVID-19 的爆发期,网路购物与远端工作兴起,且电商销售与远端工作所需的云端服务正好都是亚马逊的核心业务,这些因素造成税后净利暴增近一倍,在股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每股盈余骤增,2020 年亚马逊 $42.64 的 EPS 数据远高于 2018 年的 $20.68 和 2019 年的 $23.46。
每股盈余 (EPS) 的观察重点
重点一:横向和纵向比较
横向:产业间各公司 EPS 的比较
在相同产业间,各公司会拥有相对可比的产品线及组合,EPS 的横向对比可以比较出不同企业在相同时间区间内的获利能力。一般来说,愈高的 EPS 也意味该公司拥有更佳的获利能力,也更容易受到投资人的亲睐。
纵向:公司历年 EPS 成长
有时每股盈余不能仅依靠单一季度或年度的好坏,作为判断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依据:「成长率」也是我们观察 EPS 时的重点!税后净利的增加可以有毛利的改善(产品组合改变),或是营运效率的优化(营业费用减少)等不同面向,在股数不变的情况下,税后盈余会和 EPS 呈现同步成长的趋势。EPS 逐年增加也意味着公司具有更强的获利能力。
重点二:股数有时会带来显著影响
每股盈余的变动有可能会随着股数而变化。由于 EPS 的定义是考量利润和股票数的变动关系,因此除了重点一中提及的「利润」,股票数的变化也会影响最终 EPS 的数值。当公司出现如减资等让「股票数」减少的方式,也能提升 EPS 的数值。因此一间公司也有可能在净利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以调整股本的方式获得 EPS 提升的效果。
重点三:EPS 不代表股利分配
每股盈余是将公司的盈余平均分给每一股,因此有些投资人也将其视为当期「每股最高可分配的股利金额」的基准,但通常公司不倾向将获利全数分配给股东,而希望维持每年稳定的股利发放,并将未派发的盈余留下再投入公司营运。因此,EPS 与股利分配的高低并不一定有直接关联。
重点四:关注股价和 EPS 的变动方向
EPS不变 | EPS上升 | |
---|---|---|
股价不变 | - | 可能有潜在的投资价值 |
股价上涨 | 投资人可能有买贵的风险 | - |
股价和 EPS 的变动方向也是投资人会关注的重点。当 EPS 不变,意味公司在获利上并没有变化,但股价却出现上涨,投资人可能会出现买贵(追高)的风险;但反之,若公司的股价不变,EPS 却在上升,投资人就有可能从这些股票中找到投资的价值。
在认识完每股盈余(EPS)后,你可能也会想了解另一个很常被一起讨论的 财报小学堂:本益比 (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