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
  •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产品信息

新闻专题:美国关税当前重点整理

fiisual

2024/12/23

川普关税政策再度成为焦点,针对中国、墨西哥、加拿大等主要贸易国提出大幅加征关税的计划,目标包括解决贸易逆差、政治战略及治安问题。加拿大与墨西哥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度极高,若实施高关税,经济将受到显著影响;中国则因出口分散,受影响相对较小,但机械、金属及纺织等行业仍面临挑战。 关税政策短期内可能推高进口成本,但作为谈判工具,最终税率仍有机会低于原先提案。投资者应关注产业供应链配置及可能受益于转单效应的美国本土企业。

贸易保护主义为川普竞选时的重要主张,自竞选期间至今不断在公开场合表示对各国加征关税。加上目前内阁名单出炉,负责关税与贸易事务的商务部长 Howard Lutnick、贸易代表 Jamieson Greer 皆为提高关税的支持者,引起市场对贸易战、关税战推升企业成本,甚至转移至通膨走升的担忧。

关税与贸易事务内阁名单过去立场汇整
商务部长
Howard Lutnick
1. 川普竞选期间支持对所有商品加征 10% 关税,也支持对中国加征 60% 关税
2. 9月提及关税是总统的谈判工具,需要保护美国劳工;认为进口税能够达成更好的贸易条件
贸易代表
Jamieson Greer
1. 前次川普执政期间,协助对中国货品加征关税贸易谈判
2. 美墨加协定 (USMCA) 取代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3. 主张增加使用关税,以平衡中美之间的贸易竞争环境

关税政策近况整理

关税项目

近期川普 11/26 在社群媒体 Truth Social 表示:2025/1/20上任后,将对中国将加征全品项 10%税率,并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 25%的关税,不时于公开场合提及各项关税税率。

fiisual 帮各位统整了川普竞选期间以来的公开发言,下表为关税项目懒人包:

关税项目可能性原因
中国全品项 10%,不排除提升至60%高,内阁对中鹰派居多芬太尼毒品流入、贸易逆差、贸易保护、政治战略
加拿大全品项 25%中高,加拿大总理杜鲁道誓言报复性关税反击贸易逆差
墨西哥全品项 25%、进口汽车 200%中等,墨西哥政府积极谈判解决非法移民、毒品流入治安问题
金砖国家 (中、俄、巴西等九国)全品项 100%偏低,政治性言论为主维持美元主导地位

关税目标

课税目标以贸易逆差、政治战略、治安为三大考量点

2023 年美国从墨西哥、中国和加拿大的进口金额分别为 4805 亿美元、4480 亿美元和 4296 亿美元,位列前三位。三国的进口总额占据美国总进口额的45%。墨西哥、中国和加拿大亦是贸易逆差国家的前十名,成为课税重点国家。因此,日本、韩国、台湾等亚洲国家亦可能是下一波谈判的重点目标。

美国前十大进口国 (2023)

美国 前十大贸易逆差国 (2023)

未来潜在影响

谈判策略为主,关税额度有望降低

川普在竞选时曾说明高关税是一种谈判策略,目的是解决如毒品、犯罪、贸易逆差、降低汇率管制等问题,并不想要推升国内通膨。因此,关税谈判的状况将影响有效税率提升的幅度。鉴于许多亚洲国家开始提出减少贸易逆差的计划:如美国设厂减少出口、增加进口、货币升值等;墨西哥亦承诺确实解决非法移民问题,这些都可能下修关税调升的幅度。

但也值得注意关税的上行风险,若谈判过程破裂、出现报复性关税贸易战,则可能对企业成本的提升有更深远的影响。

历史经验显示,课税方向由消费影响较小者逐步课征

虽透过行政命令能直接执行关税政策,但预期实施全品项关税仍有难度。观察过去对中课税方向,主要以对美国企业与消费者影响较小的商品开始,再逐步扩大审查,其中多为转嫁成本能力偏弱的资本财货物,也因此在前次川普任期中通膨并未有明显走升。

此外,部分商品于中美贸易战时期已开始寻找中国以外供应商。以服饰举例,川普第一任期间美国从中国进口服饰的份额快速下滑 9.6%;2022年中国服饰占美国进口服饰已经降至 21.8%,供应链风险部分转移,美国面对关税冲击的保护较强。

2018 对中三次课税清单产品比例

各国影响评估

假设关税如预期实施,对各国可能影响如下。

加拿大、墨西哥:贸易依赖性强

墨西哥与加拿大是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其中 2023 年墨西哥 83% 的出口商品流向美国,而加拿大则有 78% 的出口依赖美国市场。一旦关税生效,两国的经济可能受到重创,并引发对美国出口产品的报复性措施。

根据课税产品来看,加拿大可能受影响的产业为原物料、矿产、运输设备、农产品;墨西哥则以汽车产业、金属原料、机械为主。

加拿大

加拿大出口至美国产品比例

墨西哥

墨西哥出口至美国产品比例

中国:贸易出口分散,重点关注机械、金属原料、塑胶业

美国虽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国,但贸易依存状况分散,对于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根据课税产品来看,机械、金属原料、塑胶业、纺织业为影响之首。

中国

中国出口至美国产品比例

结论

由于关税仅是用来谈判贸易政策、治安的政治策略,川普提及不希望最终导致国内通膨走强,加上课税的方向也将考量到消费者的耐受程度,预期在谈判后有调降幅度的空间,对于美国本土的冲击影响预期有限。各国影响而言,加拿大、墨西哥对美国的贸易依赖较强,可能是贸易战受创的重点国家。

而关税政策对于产业而言,直接影响其成本。因此在评估投资策略时,建议可检视产能所在地是否涉及中国、墨西哥等课税地区,并确认是否有美国国内产能使用。另外,若与关税区域互为竞争者,则可期受惠转单效应,成为政策下的投资机会!

Blog Post Ad

其他标签